五矿二十三冶在印尼首个项目成功产出镍铁
4月27日,由五矿二十三冶国际业务部承建的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成功产出镍铁,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一重要节点背后,是项目团队在700余个昼夜中翻越回转窑吊装、电炉建设和按时出铁这“三座大山”的艰难困苦和执着专注,他们创造了公司在海外冶金建设领域的多项新纪录。
01
一丝不苟,顺利完成回转窑吊装
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安装工程的回转窑,直径5.8米、长130米,是RKEF镍铁冶炼工艺的核心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工艺线的正常运行。团队创新采用“分段预组装+激光定位”工法,将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项目部多次组织人员对吊装方案进行讨论、细化和修订,研究制定了安全、经济、高效的吊装方案。同时与监理方、施工方充分谋划,认真梳理各个施工环节。吊装前,对吊车、地面、吊索具、设备本体等进行全面检查,组织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于2023年11月开始轴承座现场研瓦,2023年12月吊装底座、托轮,同时进行筒体地面组对,2024年1月正式开始吊装第一节筒体,并于一个月内完成了1000余吨的窑体吊装,仅用10天完成了筒体空中焊接,刷新行业高效施工速度。
02
追风赶月,保障电炉建设顺利推进
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安装工程项目负责的矩形电炉在国内仅中国十五冶有过类似施工经验,而本项目安装的规模更大工艺更复杂。电炉作为项目的关键设备,其建设过程凝聚了项目团队的无数心血。由于项目地处偏远,材料采购受限,面对急需的材料缺口,项目部多点布局,分别在国内、雅加达、肯达里设置常驻采购人员,确保材料供应及时到位。春节期间,他们坚守岗位、精准施策,高质量完成了电炉及回转窑的安装任务,特别是在电炉耐火砖砌筑及回转窑耐材浇筑等关键工序上,提前10日完工,且质量指标优于国家规范,为电炉的顺利点火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填补了公司在矩形电炉施工领域的空白。
3月7日,72MVA矩形电炉实现成功点火,项目总包方中国恩菲向项目团队来信,表扬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建设中展现出的卓越专业能力和攻坚克难的精神,称赞其“以科学管理保障高效履约”“全流程严控质量”,并特别提到“在工期压缩的情况下仍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充分彰显了贵司在冶金建设领域的实力。”
03
卓越追求,全力冲刺出铁目标
业主设定的“4.30出铁”节点目标被监理和总包方一致认为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项目部实施“两班倒”作战模式,建立“小时级”进度管控体系,全体成员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
产出的第一批铁块
围绕按时出铁目标,项目部协同总包、监理等相关单位倒排工期,细分各子项施工特点,提前沟通协调人员、机械、材料备件情况。从4月6日电炉成功送电,到4月18日成功出渣,再到4月27日成功产出镍铁,团队创造了公司大型镍铁矩形电炉从开始送电到产出镍铁仅用21天的记录,出铁节点较原计划提前3天达成。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五矿二十三冶国际业务部将乘着时代大潮阔步向前,抢占加速构建“一带一路”冶金建设新高地,坚持合作、互利、共赢发展理念,将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中国建造推介给共建国家。
